追求高质量 深化优服务 增强新动能 开启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发布者:颜丛 发布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359

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

 

开启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福建工程学院第二届委员会报告

(中国共产党福建工程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审查通过)

 

2021528日)

吴仁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福建工程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福建工程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全国上下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省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聚焦谋划“十四五”和攻坚“三大目标”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开启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一、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经历了省委两轮巡视、经济责任审计的洗礼和主题教育的锤炼,实现了发展方式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较好地完成了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建成一流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学校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中央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学习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从严从实落实巡视、审计整改任务,党风政风校风学风明显改善。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组织制定实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应用型大学、更名“大学”、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培育单位建设“三大目标”。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百所校。

(二)立德树人深入践行。学校党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入实施班导师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和大思政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三个文明”建设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校获评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一批项目入选或获评全国、全省优秀、示范、先进等。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在领域和层次上有新突破,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获批福建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基地,入围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及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各类学生竞技体育比赛捷报频传,连续两届获省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男子篮球队斩获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总决赛冠、亚军。“十三五”期间,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产业“对口率”保持稳定,毕业生薪酬逐年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7年来,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4% ,年度就业率平均达95.09%

(三)布局调整成效明显。学校党委聚焦内涵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四个调整:一是调规模。从战略高度认识并努力推进稳规模、提质量、调结构,适度压缩本科生规模,全日制在校生数量从20132.67万人逐步缩减至20212.15万人,生均教育资源占有数量与质量明显提高。二是调层次。学校全面转入本科为主、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在校研究生数量从零起步增长至20211144人(另有来华留学研究生57人);2013年以来部分本科专业进入省内本一批次招生行列,高分优质生源明显增多,带动了全校学生素质整体提升和学风建设整体好转。三是调学科。依托“大土木、大机电”学科的传统优势,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服务新型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链条,围绕服务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平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支持培育新增长点。高原学科、应用型学科分类推进的学科梯队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学科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土木工程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学科前50%四是调校区。改革合作办学学院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校区一体化建设,鳝溪校区办学环境明显改善,学校发展实现从重“本部”到重全部的重要转变。

(四)本科教学基础夯实。学校党委始终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一手抓审核评估准备及整改,一手抓专业认证评估,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规范要求与标准得到较好落实。深入推进、完成11个专业的国家级专业认证与评估,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走在了全国新建本科高校最前头。重视持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建设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36个,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6个;与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龙头骨干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283个。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83门。推动与行业企业共建微电子、智能制造、建筑现代化等行业工程师实验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动与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等多主体建立“建筑现代化”“智慧水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学院。推动一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广泛应用,省级教学成果奖从20138项增至202136项,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五)科研实力持续提高。学校党委积极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培育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推动科研创新水平稳步提升,获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立项6项,实现学校优势学科多方位参与国家级重大研发项目的突破。标志性科研成果显著增加,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7年来获省(部)级科研奖39项,其中省科技奖一等奖10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持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工程类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获得授权专利1140项,其中发明专利420项。

(六)服务社会纵深推进。学校党委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十三五”期间横向科研经费增长近十倍。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加强智库建设,撰写《福建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9条措施》等重大决策咨询报告10余项。服务乡村振兴,参与制定“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和“福建省乡镇规划编制指南”。主动承接一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培训任务。牵头完成福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40余个,参与完成全省300余个乡镇“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普查”工作,建立了福建省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数据库。成立“福建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和开办“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持续选派优秀干部、科技特派员到脱贫攻坚一线,为决胜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落成启用新技术研究大楼,创新服务机制,引企入校,打造产学研合作重要平台。

(七)交流合作深度拓展。学校党委推动拓宽交流渠道,与20余个国家30多所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依托留基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项目,选派361名教师、170多名学生赴国(境)外研修、留学,提升师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等战略部署,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承办两届发展中国家援外培训班。在校留学生数由零增长至82人,获得的资助形式从来源较单一的政府奖学金拓展为多种形式奖学金。主动服务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积极引进台籍高层次人才,承办一批两岸青年学生交流活动,接待来访台籍师生千余人。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福建省闽台青年文旅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八)治理体系渐趋完善。学校党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新修订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制定章程,重构学术委员会组织运行,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强化统一战线工作,健全校友会组织体系,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做好离退休工作。深入推进人事制度、科研激励等评价改革,探索建立聚才与用才相结合的机制,教师队伍博士比例达到42%。持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办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旗山校区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基本确定,“湖中校、校中湖”的美丽蓝图基本实现。研究生公寓、南区新材料大楼、新技术研究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教工文体设施建设、学生住宿环境改善等方面办了一批实事好事。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构建完善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体系,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九)文化育人成绩斐然。学校党委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校史文化中的红色元素,宣传马立峰、邹韬奋、郑代雨等杰出校友事迹。推进以林纾为重点的福建近现代文化名人研究,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平台,建成琴南书院,出版《林纾读本》等教材著作,编纂《福建文献汇编》等。举办“工艺美术大师与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中国优秀古村镇宣传推介”等大型活动。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长杯”、第四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铜奖和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金奖等佳绩。两次荣获福建省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乡贤文化教育基地和古琴美育基地先后获批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文化传承基地。文明创建持续深化,获评省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一级达标学校”,省首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建设高校,连续五届获评省级文明校园(文明学校)。

(十)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学校党委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压力传导,推动“两个责任”切实落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着力构建以事业发展为导向、符合实际的干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二级单位党委“政治意识更强、组织建设更实、责任压力更明、师德师风更优、发展质量更高、服务赶超更好”的党建述职评议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比例达到100%。开展“达标创星”活动,推进实施党建“对标争先”计划,3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一批党支部、二级学院获批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X”专项检查及专项治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起,给予党纪、行政处分7人。加大执纪审查力度,运用“四种形态”,谈话提醒成为常态,对存在违规违纪违法或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进行追责问责。开展政治巡察和基建修缮工程专项巡察,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堤坝,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向严紧硬推进。

总之,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动能进一步转换,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导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怀支持,离不开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学校二届党委,向上级党组织、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海内外校友和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七年的办学经验,我们最深刻的体会是: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根本保障。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正确战略方向。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应用型办学是根本途径、坚持以生为本是基本遵循、坚持人才强校是关键措施、坚持开放创新是重要策略,坚持高质量追求是动力引领。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全体干部教师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利器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清除制约发展的障碍,激发干事创业的勇气和活力,努力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必须坚持扎根产业行业,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坚持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区域高等教育生态为参照,找准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定位,利用好区域优势给予的重大发展机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促进科研项目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应用研究引领和支撑教学、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要素紧密对接,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联动。

四是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依靠师生办学。大学发展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发展、学生教师干部一体化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成长为中心;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谋划、推动,实现“三个提升”:强化学生适应新发展能力提升、强化教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强化学校发展动能转换能力提升。

五是必须坚持校训精神,弘扬大学文化。“真诚勤勇”的校训和“以工为主、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薪火传承、历久弥新的文化之源。我们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以校训精神涵养核心价值,熔铸思想灵魂,激励师生担当使命、砥砺前行。

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要清醒深刻地认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有待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还不够健全,校院两级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深入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突出。二是教师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的引进培育还要加大步伐,教师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和整体科研能力都需要较大幅度提升。三是发展瓶颈问题有待破局。学科发展水平不够高、特色不鲜明,学科交叉、团队建设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突破;教学基础不够坚实,新工科、新文科建设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创业创造能力教育需要加大资源统筹;办学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四是干部干事创业面貌有待提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和作风建设需要加快提升,推动干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政治“三力”的办法不多、成效不明显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增强忧患意识,直面困难差距,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定不移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未来五年,新一届学校党委要继续发扬“真、诚、勤、勇”校训精神,聚焦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推动学校实现从“新建”向“新型”跨越。

(一)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党和国家对推动高等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等要求。同时,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必须不断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要积极融入“两个大局”,清醒看到新基建、数字经济等蕴含的契机,自觉把学校事业放到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中去谋划,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形态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进一步坚定转型发展的信心决心。

福建省肩负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了“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四方面“更大”要求,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四方面重要任务;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也做出了殷切嘱托。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抓紧省委关于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等部署蕴藏的发展机遇,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进一步坚守办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任务。

必须深刻认识到,学校转型发展正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破解的难题有很多,其中发展的不适应不平衡不充分严重制约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提升。

具体表现为:部分干部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与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队伍建设、二级学院(部)和专业不平衡状况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不够充分。

必须清醒认识到,学校正面临着存在问题的解决难度不断加大形成的挑战。大学越发展,遇到的问题会越难以用常规的办法来解决。面对新时代世情、国情、省情、校情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看到挑战,正视迎接挑战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树牢迎接挑战的能动意识、危机意识、担当意识,增强迎接挑战的谋略、实力、韧劲,夯实迎接挑战的办学基础;也要看到机遇,看到学校外部还有很多资源空间亟待挖掘,坚定战略定力,苦练内功、发愤图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今后五年的关键举措

未来五年是学校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五年,也是学校转型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核心是追求高质量,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发展路径是深化优服务,以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作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发展模式是增强新动能,以促进方式转变与动能转换作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以夯实“五大基础”作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举措。

是夯实思想基础。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落实,切实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强化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促进全校干部教师对核心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

二是夯实教学基础。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以审核评估整改为抓手,持续推进专业认证评估工作,完善基于OBE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强化教学运行规范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专业化导师队伍,打牢研究生教学基础。

三是夯实服务基础。全面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工作机制,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切实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团队建设,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是夯实数字基础。围绕适应数字时代技术和知识的快速迭代,着眼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多元思考、创造性思维等数字化综合能力,将数据要素融入育人过程;围绕开创未来大学新形态,逐步推进全方位数字化改造、渗透、提升,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五是夯实治理基础。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强化二级单位目标绩效管理,充分激发学院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完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提升资源汇聚能力和使用效益,优化校区一体化治理机制,增强依法办学治校意识和贯彻执行力,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主要建设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要攻坚“三大目标”,坚定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增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实现“新建”向“新型”跨越贡献地方智慧和本土方案。具体实施以下七个方面任务。

(一)坚持立德树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强化以德育人培养青年学生。把构建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不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十大育人”体系,实施“青春领航”“青春护航”“青春成才”“青春强基”四大工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德智体美劳每一种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加强德育、改进智育、强化体育、丰富美育、注重劳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五育”培养体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持续深化“三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思政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激励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信念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打好马克思主义的人生底色,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进“双万”计划和专业认证评估,强化基本规范建设,促进本科教学教育再上新台阶。以一流专业建设和专业评估认证为引领,全面将OBE理念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毕业环节等培养过程,正向构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循环教学质量保障的闭环系统。争取60%以上本科专业进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行列,列入国家认证评估专业目录的专业70%以上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探索五大金课建设范式,实施“十百千”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建立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到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加强现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平台建设,建设示范性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争取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系统调整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全校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地集中到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上来。

持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抓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推动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全力打造课程思政示范平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教育,以提升学生数字化能力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全专业类的数字能力培养框架体系并嵌入培养方案。搭建创新实训和科技创业一体化的实践平台,改造提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新建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验教学示范项目。鼓励科研人员用前沿知识、前沿技术、科研成果等编写教材和专著,服务学生能力成长。

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核心能力培养。加大“三创”教育改革力度,打造“三创”教育生态系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学科建设,建设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一流课程,建设“三创”特色实验班,推动三创教育由“业余”回归“学业”。继续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创造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三创”平台,形成自身特色的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业学院建设。

持续推进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以提升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分类培养,加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加强导师培训,完善导师招生资格审核、选聘与动态考核机制。实施优秀研究生创新专项支持计划,引导一批优秀研究生产出有显示度、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探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多维管控机制,构建“培养—评价—反馈”质量闭环。研究生数占全校全日制学生总数10%以上。

积极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适应教育新形态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集中力量打造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建设智慧图书馆,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探索探究式、讨论式、个性化教学方式,强化线上课下、线下课上有机结合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

推进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总要求,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改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更加注重质量、贡献、绩效,完善科研评价导向,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坚决破除“五唯”,重视社会服务考核评价。实施岗位聘用与管理改革,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根据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强化岗位责任风险与业绩贡献导向,绩效工资分配向“重要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以二级单位或团队为绩效考核重点,从按“人数”向按“岗位数”和“贡献度”管理转变,增强二级学院自身“造血”功能,加大二级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权。

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学校的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前瞻性研究,拓宽引进渠道,重点引进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相关领域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数60%以上。完善“人才特区”政策,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办法,健全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的工作机制,不断聚集学科领军人才和后辈骨干人才,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继续加大“柔性引智”力度,设立“柔性引智”岗位,聘请相关学科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持续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建立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更加科学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加强包括数字化能力在内的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教学创新,选育教学名师,培养“四有”好老师,强化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积极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访学研修,到相关企业或设计院锻炼。

(三)强化学科建设,加快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完善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的大学科布局。坚持围绕产业做好大学科布局,持续强化服务建筑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学科优势,全面提升服务信息产业发展能力。加快培育服务生态环保、绿色经济及平台经济的学科。注重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培育。加快提升学科服务乡村振兴及城市更新行动能力。增强服务数字经济、海洋经济能力。

分类推进学科梯队建设。突出引领性学科建设,高质量完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培育建设任务,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等三个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未来发展高地。强化应用型学科建设,积极推动若干学科从高原迈向高峰,争取数量增加、平台提升。加强硕士点支撑学科建设,提高硕士点支撑水平,积极参加学科评估,发挥同行评议、社会评议作用促进学科建设。

(四)深化产教融合,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谋划各类省级创新平台布局,激发平台创新活力,建立以解决产业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科研创新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优势特色学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与地方政府、大型骨干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收入占学校总收入15%以上。集中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等重点学科领域建设,争取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建设高端智库。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能力。科学谋划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未来校园,强化师生信息化意识和数字技能,着力推进“一栋信息中心大楼、一所云中大学、一座智慧校园、一套数据治理体系”的“四个一”工程,建设全智能、全链接、全感知的“云中福工”。加强高智能大学建设的宣传和培训,紧扣数据与信息服务主线,打通信息孤岛,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校治理的重要价值。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提高智能化大学治理水平。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成果转化实效。拓展学校与区域重点行业、大型企业、校友企业的合作,支持科技人员项目挂职和科技兼职,持续强化与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多学科融合的产业技术服务团队,提升服务区域的整体“作战能力”。加强国家级课题、省级重大重点课题、重大横向研发课题的培育,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理顺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横向课题开展机制,建好新技术研究院,提升科研团队主动对接新需求的适应能力。

(五)促进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开放办学水平

大力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能力,组建海外教育学院,争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新突破。扩大双语课程教学覆盖面,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就业和创业能力。积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适度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出国交流、留学的奖学金资助体系,重点支持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加大外国专家、外籍教师的聘任比例,实施“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提高境外高校背景的教师比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境)外同类知名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国际学术会议、共建研究中心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主动服务两岸教育文化互动互融。探索闽台高校联合办学和双向交流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完善台籍教师和闽台项目学生的管理机制,持续引进优秀台籍师资,做好台籍学生的招生工作,持续扩大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规模,助力福建省建设台企台胞登陆第一家园。发挥省级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的示范性作用,为区域应用型本科高校及职业院校师资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六)合理统筹资源,不断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科学配置办学资源。努力实现办学规模、人员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投入及校园建设等协调发展。加强多渠道办学资源筹集能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财政投入,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校友等外部资源。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原则,统一规划、科学调配各校区公用房资源,深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改革,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益和优化配置。处理好新增设备设施与有效利用现有设备设施的关系,更加注重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对接福州地区一流大学城建设行动,制定并实施建设方案,加强校园景观提升改造,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一体化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鳝溪校区建设。

大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和绿色校园。建立校园能效监管体系,持续推动节约型校园节能综合改造项目。引入优质社会服务,健全准入退出机制,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切实提高后勤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师生需求,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保障,提升服务育人质量,努力建设宜教宜学宜居的人文生态校园。

(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着力提升师生获得感

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持续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挖阐释校史文化中蕴藏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红色书屋”。加强校史文化研究,加大优秀校友宣传,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情怀。加强以工程文化为特色的学科文化研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法治意识、诚信意识以及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各种通用素质能力。发挥文学、设计、艺术等学科优势,传承弘扬具有福建元素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接旗山湖建设,构建体现办学特色的建筑风格和人文景观。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抓住师生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教职工收入随学校事业发展稳定增长的机制,积极参评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做好旗山校区信息大楼、鳝溪校区数字化应用大楼等项目立项,推进文体综合馆、中轴线景观及主入口大门等项目建设,建成生化大楼,在教室安装空调,为师生提供更充裕的教学办公和生活资源。加强与大学城优质小学、幼儿园合作,让教职工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加强校友会工作,建设“校友中心”,推动校友母校共成长。关心离退休职工生活,积极落实相应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让老同志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四、加强新时代学校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未来五年,必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质量,推动党的建设更为严实有力、更显引领作用,为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转型提供坚强保证。

(一)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增强党委的政治领导力。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见真章,在积极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和学校发展水平的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结合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全面系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学习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鲜活教材,引导全校干部师生从理论源头和教育实践上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理解,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提高党委的政治执行力。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推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同上级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做到维护意识要牢、维护能力要强、维护行动要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强化党委决议事项督查督办制度化建设,完善落实反馈机制。

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行政权力约束机制。加强二级学院党委建设,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明晰校院两级管理权责,加强分类指导管理,逐步扩大学院财务管理、学科资源配置、综合考核评价自主权,建立差异化分类发展机制。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与学术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固基铸魂。推动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政治修养、增长知识涵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广大专业课教师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既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和教师宣讲团作用,加大党史宣讲力度,引导青年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营造浓厚氛围。扎扎实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以党风促教风正学风,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树牢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根基。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水平为突破口,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的坚强阵地。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发挥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动。持续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构筑“分兵把守、各负其责”的协同机制,建立意识形态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对课堂教学、学术研究、教师引进、合作交流等工作的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加强校园阵地管理和舆情监控,强化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领导、指导和管理,不断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

(三)坚持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组织工作质量水平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学院党委切实做到“把方向、抓育人、带班子、领队伍、聚人才、扬正气”。理顺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发挥学院党委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好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的政治关。选树一批优秀“双带头人”、先锋模范党员,做好在优秀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党支部书记队伍,持续深入开展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性党建特色品牌。建立后进党支部常态化整顿机制,将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扭转基层党建虚化弱化趋势。

(四)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作用

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把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统战工作的核心任务。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支持统战成员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完善党外人才推荐、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等制度,鼓励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基层组织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民主协商、参政议政,为学校改革发展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加强教代会工作,完善教代会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畅通教职工参与治理、建言献策的路径渠道,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强工会工作,继续推进教职工帮扶慰问、大病互助等暖心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共青团工作,以“青马工程”为依托,加强青年理论武装工作,严格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关工委的作用,全面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五)深化作风建设,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持续加强纪律建设。深入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推进纪律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严”的主基调,紧盯各项纪律、规矩、规章制度执行,推进整治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使纪法观念、规矩意识更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惩治腐败与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治理水平贯通起来,通过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等“后半篇文章”,用好“四种形态”,深化标本兼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教师正心修身、涵养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化“1+X”专项督查,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师生制度,推进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完善党员干部作风监督和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对二级单位校内巡察全覆盖,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以严格的追责问责机制促进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支持纪检监察部门查信办案,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严厉惩治损害师生员工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综合运用容错纠错工作机制,为勇于担当、敢于亮剑的有为干部鼓劲撑腰,积极营造鼓励改革创新、支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聚焦“政治三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在学校事业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时期,全校各级各类干部必须把锤炼过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日常工作和组织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判断力,补足精神之钙。要将科学理论武装转化为准确辨别是非曲直,把握大是大非问题的能力;转化为科学分析形势变化,准确预见危险考验的能力,时刻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风险挑战。

二是提高政治领悟力,加强党性锻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弘扬党的优良学风,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锐利武器及时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晰党的政治性质、政治纪律和政治作风;更好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更好养成共产党人所应具备的政治品格。

三是提高政治执行力,直面矛盾问题。面对新时代诸多风险挑战叠加交织的复杂形势,要不折不扣遵循党的政治路线、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搞任何形式的变通和选择;面对矛盾和困难,做好斗争准备,不消极躲避、推诿塞责,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风扎实的人,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统筹谋划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快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推荐。  

各位代表,同志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正行进在从“新建”本科迈向“新型”大学波澜壮阔的新航程上。实现“三大目标”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梦想、共同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崇高责任。全校上下要以第三次党代会为新起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为早日建成一流应用型大学、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33

 

 


打印此页】 【 顶部】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