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7·26”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者:lb 发布时间:2017-09-27 浏览次数:85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7·26”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92507

  

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一重要论述,体现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彰显高度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为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注入强大思想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

  

增强理论创新的强大定力

  

强大定力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理论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强大定力来自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及时回应和解决重大时代命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强大定力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遵循,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校准理论创新的时代坐标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这些都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全面准确判断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所取得的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解决的不仅有发展的问题,还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加快、利益格局分化、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推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创新成果。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推进理论创新同样不能偏离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自觉纠正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错误观念和主张,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理论创新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视角深刻阐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呈现历史的正确选择、道路的光明前景、世界发展的中国贡献三幅壮丽图景,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达到发展进步的崭新高度,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准确把握“三个意味着”的深刻内涵,明确我们必须瞄准的新目标、树立的新理念、面对的新问题,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拓展理论新视野、作出理论新概括

  

牢记“四个伟大”。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开阔了视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四个伟大”已成为一个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怎么干、谁来干、干什么和干成什么样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用更长远的眼光拓展理论新视野、作出理论新概括。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不足和挑战,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将理论研究的重心落到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例如,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等等。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理论创新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与实践和制度相结合。理论创新不是孤立的,既以实践为基础,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还与实践一起构成制度建设的基石。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用力用心用情做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结、提炼、概括和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打牢制度根基。

  

  


打印此页】 【 顶部】 【 返回